3158fd3ac65dde92.jpeg

Licia de novus Yurii

GF  2019-03-19 16:28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none.gif

153c0f7e

B1F  2019-03-20 13:40
并不仅仅是战术上的,还有战略上的
       没必要吹所谓的施里芬计划,那个计划以及德国对计划的刻板执行造成了二德子在战略上僵硬之极,因为这个计划的要害在于打败法国的时间要在俄国动员完毕之前,也就造成了一种后果,一旦俄国开始动员,或者试图进行动员,德国就不得不马上向法国开战,也就是说任何政治上进行斡旋的余地都没有,而历史上俄国进行动员的目的也不过是逼着德国人坐下来谈判,甚至于说英国决定满足德国愿望希望和德国进行谈判和平,德皇想要接受的企图也被把国家绑架在自己身上的德国军队给否决了。
       而且在实际运作中施里芬计划也是破产的——施丽芬计划预谋的时候俄国非常落后,计划是根据那个时候的俄国的军事实力和动员速度制定的,但是战争爆发的时候,俄国的工业能力和动员速度已经超过了计划制定时预想的程度。另外,俄国沙皇也没有按照常规在全国动员完毕之后再发动进攻,而是在常备军补充完毕后立刻就发动了进攻并打入了东普鲁士,逼迫德国人从西线撤下部队转往东线救火,施里芬计划里对俄国预想的6个星期动员完毕发动进攻的时间现实里俄国人2个星期就发动了进攻。这个时候,“在一方动员完毕前首先集中兵力打败另一方”为精髓的施丽芬计划已经破产。因为这个计划完全把胜利寄托在俄国人虚弱不堪速度迟缓的程度上,这种因人成事的计划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可吹的

none.gif

153c0f7e

B2F  2019-03-20 14:10
都是右钩拳,一战失败二战成功的因素在于二战时德国打法国的时候和身后的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没有一战里两线作战的顾虑,等于是一线作战。这是战略上的成功,虽然这种成功来源于英法自己的小心思。苏联在和德国签互不侵犯条约前和英法商讨组成联盟遏制德国的侵略意图,被认为德国必然会首先向苏联下手的英法冷淡拒绝。
而在具体战术上的区别就在于,一战时大多数部队在战略行军(坐火车)结束后进入战场后还是徒步行军为主,辎重和重炮还是靠马拉,进攻速度快不起来,往往是突破后来不及往纵深发展敌人的预备队就上来堵缺口了。二战的时候坦克,装甲车,拖拉机和卡车等运载工具的综合运用让军队每日行军距离大增,军队有能力在敌方后方预备对集结完毕前就突破到敌人防线背后的后勤物资集中地,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把敌人整个作战系统搅烂。